3月以來,特斯拉、比亞迪、小鵬汽車、威馬汽車、奇瑞新能源、歐拉等相繼對旗下新能源車型售價上調,其中特斯拉更是在兩周內發(fā)布了三次漲價信息。從車企們所發(fā)布的說明看,漲價的矛頭對準了原材料價格持續(xù)大幅上漲、供應商供貨緊張等因素影響?!氨黄葷q價”的傾向要大于主動漲價。
但與此同時,新能源車型供不應求的市場現(xiàn)狀,也讓車企在做出宣布漲價的抉擇時少了幾分猶豫,自2020年以來,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高速增長,2021年開始,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更是爆發(fā)式增長,甚至催生了哪吒汽車這樣的黑馬,比亞迪也從過去被忽視變成了炙手可熱的新能源汽車品牌。
值得關注的是,從品牌方反饋來看,此輪新能源車型漲價似乎對消費者購買熱情的打擊程度很小。3月21日晚,廣汽集團發(fā)布的“廣汽集團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”中內容顯示,“廣汽埃安在調價時也擔憂價格調整影響成交量,但價格調整后3-5天日訂單量即恢復到了價格調整前的水平,體現(xiàn)出市場對新能源車價格上漲有一定的預期,消費者對價格的承受能力較強,這超出了廣汽埃安的預期”。
而如廣汽埃安這樣的品牌還不止一個。
原材料上漲誘發(fā)漲價潮 車企漲價實屬無奈!
3月以來,在比亞迪、特斯拉官宣調價后,小鵬汽車、零跑汽車、哪吒汽車、威馬汽車、奇瑞新能源、歐拉等也宣布上調旗下產(chǎn)品的價格,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原材料價格上漲,供應商供貨緊張等因素,本輪已有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上調售價,漲幅少則千元,多則上萬元。
對于漲價,車企方面也紛紛表示“實非所愿”。小鵬汽車方面人士對《道哥說車》編輯表示,受供應鏈成本壓力,目前來看漲價已經(jīng)成行業(yè)共識,即使小鵬汽車擁有穩(wěn)定而可靠的供應鏈體系,其強調,“我覺得沒有哪個品牌愿意主動上調價格而削減或勸退潛在消費者的,一定是達到臨界值條件”。
無獨有偶,威馬汽車方面人士也對《道哥說車》編輯表示,受原材料價格持續(xù)大幅上漲、相關零部件供應商供貨緊張等因素影響,新能源汽車終端市場的價格持續(xù)出現(xiàn)波動,受此影響,威馬汽車被迫漲價。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霸榜的比亞迪也是如此狀況,比亞迪方面人士也向《道哥說車》編輯表示,比亞迪漲價是成本逼迫上漲,但漲幅有限,還在大致的價位段區(qū)間。
據(jù)了解,本次新能源汽車集體調價,主要是鋰、鎳等核心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。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所需的鋰為例,鋰價從2021年初的5萬元/噸到目前的50萬元/噸,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實現(xiàn)了十倍增長。3月18日,國內碳酸鋰價格報50.4萬元/噸,較年初上漲73.8%,同比上漲479.3%。此外,從市場消息看,鋼鐵、銅、鋁等材料近兩年漲幅也比較明顯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種漲價或許還會持續(xù),3月19日晚間,理想汽車CEO李想通過社交媒體表示,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非常離譜。從目前來看,和電池廠商已經(jīng)合同確定了二季度電池漲價幅度的品牌,基本上都立刻宣布了漲價。還沒漲價的品牌,大部分是漲價幅度尚未談妥,等談妥后也普遍會立刻漲價。廣汽集團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也提到了“如果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趨勢不能得到緩解,廣汽埃安不排除繼續(xù)被動漲價的可能”。
作為為數(shù)不多的暫未宣布漲價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商,蔚來選擇了維持價格穩(wěn)定,蔚來方面人士對《道哥說車》編輯透露,價格穩(wěn)定對用戶利益對市場都有好處,短期蔚來沒有漲價的打算,但其也提到,“目前國際原材料價格包括芯片供需情況,讓整個供應鏈成本較之前發(fā)生了很大的變化,我們也會根據(jù)客觀環(huán)境變化靈活決策”。
消費者對價格承受能力強 漲價或難影響市場熱銷
以常理推測,商品價格上漲大概率會讓該商品的銷量受到影響,但本輪新能源車型價格上漲卻可能要另當別論。
廣汽集團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到,廣汽埃安在調價時也擔憂價格調整影響成交量,但價格調整后3-5天日訂單量即恢復到了價格調整前的水平,體現(xiàn)出市場對新能源車價格上漲有一定的預期,消費者對價格的承受能力較強,這超出了廣汽埃安的預期。
事實上,在調價后不受影響,甚至訂單量不降反增的并不只廣汽埃安,威馬汽車方面人士對《道哥說車》編輯透露,近期鋰電原材料市場提價潮高漲,這帶動了相關新能源汽車產(chǎn)品尤其是智能純電產(chǎn)品所需的電芯等核心零部件價格瘋漲;囿于上述因素,近期多家新能源車企集體漲價,“漲價潮”等新聞頻繁見諸于報端。因此,用戶對于“漲價”已經(jīng)有了一定的預期與接受度”。
“由于威馬調價時間為3月28日零時起生效,在此之前已完成定金支付的用戶不受此次調價的影響,因此店內最近的銷售異常火爆,上個周末的銷量也非常好,進店咨詢和電話咨詢的用戶都比平時多很多”,上述人士透露。
這么一看,調價似乎反而刺激了汽車消費。值得一提的是,也有廠商是憑借實力以及較低幅度的調價保障了訂單量,比亞迪汽車方面人士對《道哥說車》編輯透露,比亞迪車型漲價以后,市場方面幾乎沒有變化,甚至訂單量更高了。其解釋道,比亞迪車型漲幅有限,還在大致的價位段區(qū)間,另外,由于同價位競品本身也少,所以橫向去比較,比亞迪的車仍然具備很高的購買價值。
值得關注的是,在所有上調售價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中,比亞迪的本輪漲幅的確相對不高,最高漲幅6000元,另外從此前幾個月的銷量看,該品牌DM系列車型,搭載刀片電池的EV車型均在各自細分市場銷量靠前。上述比亞迪汽車方面人士對的《道哥說車》編輯表示,“消費者已經(jīng)過了價格是第一因素的階段,他們始終想要預算內最好的產(chǎn)品,比亞迪被迫漲價后,仍未脫離絕大多數(shù)用戶的預算,產(chǎn)品力可以由訂單證明,確實很強”。
乘用車市場信息聯(lián)席會發(fā)布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1-2月,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62.4萬輛,同比增長153.2%。其中,純電動車銷售48萬輛,同比增長131.8%;插電混動車銷售14.4萬輛,同比增長265.8%?;蛟S,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如此火熱的背景下,由于原材料以及供應商關系所造成的整車售價增長,即便是一盆涼水,也很難快速降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。